摘要:而从我国各省的资源禀赋来看,孤立的省内市场是无法达到这个改革目的的。 ...
受光伏发电上网电价限期下调等政策影响,全年净增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3479万千瓦、同比增加一倍,在国家相关规划及政策引导下,超半数净增装机位于中、东部各省。
十三五时期,中国能源革命的具体政策、具体路径与具体举措将对市场产生哪些影响?传统能源产业将受到哪些革命性的冲击?如何调整转型?新兴能源产业将获得哪些历史性的发展机遇?1月17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正式对外发布《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十三五时期能源发展和投资方向成为近期能源领域的热门话题。国内能源改革的重要人士,与能源圈精英们齐聚一堂,封闭互动,为中国能源市场的投资发展指引方向。
本次解读会堪称目前国内能源界最顶尖的的会议。在能源体制改革浪潮中,其传统发展模式将如何调整?光伏扶贫、林光互补、渔光互补、农光互补将何去何从?光伏电站融资难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嘉宾:向第海(财政部经济建设司能源处处长)郑镭(北京智慧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乔军平(晶科能源电力有限公司CEO)中午:12:0014:00自助午餐下午:14:0017:00圆桌会四:突破充电桩产业的现实困境与突破方向议题:新能源汽车的兴起激发了充电桩产业的投资热潮,但理想与现实的距离让投资者望而却步,充电桩产业的现实困境有哪些?化解困境的政策和方式有哪些?嘉宾:童光毅(十三五电力规划起草小组成员,国家能源局电力安全监管司司长)韩晓平(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奚国富(国电南瑞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长)圆桌会五:异军天然气产业的市场新机遇议题:以气代煤、以气发电的能源低碳革命将引发天然气产业发生变局,变局中的天然气政策有什么变化?将会催生哪些新的投资机遇?嘉宾:杨雷(国际能源署高级顾问,国家能源局油气司原副司长)杜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起草小组成员,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副所长)陈作涛(天壕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圆桌会六:爆发光热发电的中国处境与发展路线议题: 国内光热发电产业已经进入商业化运营。原有市场交易模式将发生巨变,未来售电公司应如何运营?其盈利模式是什么?嘉宾:李向明(广东省经信委副主任)王成(深圳能源售电有限公司董事长)程志伟(华润电力广东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圆桌会三:创新热遍中国的光伏投资与商业隐忧议题: 近年来,光伏行业发展日趋成熟,然而也面临诸多瓶颈。最及时 最权威 最市场《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焦点与机遇高端解读会主办单位中国价格协会能源和供水价格专业委员会承办单位北京智慧能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时间:2017年2月2526日地点:北京市中国价格协会能源和供水价格专业委员会2005年8月15日成立,是国家发改委主管的中国价格协会的分支机构,在业务上受国家发改委价格司、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的指导。能源价格改革的政策导向是什么?将做哪些调整?如何影响市场?解读人:国家发改委价格司领导晚上:18:3021:00总裁交流会(受邀参加,副总级以上,限额20名)第二天:圆桌会议z(封闭平行会议,总监级以上,每场限额30名)上午:9:0012:00圆桌会一:红利分布式多能互补能源系统的投资良机议题:集中式能源系统的局限性日益突出,分布式的新型能源系统将逐步壮大,低碳智能、多能互补的中小型新型能源系统如何赢取新一代能源革命的红利?嘉宾:江冰(十三五智慧能源行动计划起草小组成员,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与科技装备司原司长,国网电动汽车公司副总经理)曾嵘(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指导意见起草小组成员,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院长)束龙胜(安徽中电兴发与鑫龙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长)芮冬阳(广州智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圆桌会二:掘金万亿售电市场的交易困惑与发展良策议题:新一轮电改落地之际,配售电改革试点逐步推进,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力市场
指明方向--引领市场趋势最权威《规划》是国内能源行业改革和发展的最高指导方针,解读会是《规划》颁布后能源行业高层思想最直接的交流和碰撞。本次解读会堪称目前国内能源界最顶尖的的会议。2016年成交电量159.8亿千瓦时,平均结算价差从4月的-147.926厘/千瓦时,一路回落至9月的-37.421厘/千瓦时,呈现出价跌量升的局面,发电企业整体让利空间围绕1.5亿元/月波动。
共有15138家次电力用户通过交易平台参与电力直接交易,通过北京及省级电力交易平台分别实现电力直接交易电量353亿千瓦时、4740亿千瓦时,合计5093亿千瓦时,总规模为2015年的2.6倍。展望2017年,我国电力市场建设则依然任重道远。2016年,全国包括直接交易在内的市场化交易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9%。《售电公司准入与退出管理办法》和《有序放开配电网业务管理办法》相继出台,建立了市场主体准入退出机制和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制度。
2016年,在国家电网经营区域内,市场交易电量同比增长58.8%,市场交易电量占售电量比例达到22%。其中,北京电力交易中心组织市场化交易近160笔,2000余家市场主体登录平台参与了交易,全年完成省间市场交易电量1918亿千瓦时,相当于北京、天津两地全年用电量之和。
但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特别是电力市场建设的诸多尝试,我国电力市场的供需结构、主体和行为等发生深刻变化。南方电网公司通过输配电价改革、落实煤电价格联动、开展市场化交易等,累计为用户节约用电成本241.5亿元。区域层面,组建了北京、广州电力交易中心,成立了市场管理委员会。2016年10月,进入广东售电目录的企业达到210家.同时,向社会资本放开配售电业务的进程也在加快,竞争性电力市场初具规模。
然而,不管如何,在我国拉开能源体制改革特别是市场化改革大幕的最近几年,电力市场是最热闹的领域,改革犹如一把火,点燃了所有市场参与主体、关联主体的主动或者被动热情,2017年的电力市场仍然会越烧越旺。同时,也为降低工商业用能成本、稳定经济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2016年我国企业用电成本减少约1000亿元,占2016年供给侧改革降成本近万亿元的10%。可以预见,我国电力市场建设将越来越完善,参与主体将越来越广泛,市场交易规模将越来越大,电力市场化之火,将越烧越旺。利用跨省区电力交易机制,实现西电东送增送市场化电量16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0.1%,为发电企业增收31.4亿元。
省级层面,南方电网公司营业范围内,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海南五省(区)全部以股份制形式成立了电力交易机构;国家电网公司范围内,山西、湖北、重庆三省(市)也完成了股份制电力交易机构组建工作。同时,双边交易、集中竞价交易、跨区跨省送电等市场化方式实现交易电量大幅增加,市场电量比重快速增加到近30%,尽管折价交易幅度缩小,仍对发电行业形成了很大的冲击。
展望2017年,坚持市场化改革、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逐步扩大市场化电量比例、加快电力电量平衡从以计划手段为主向以市场手段为主转变,仍然是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市场建设的重要内容。截至2017年1月,输配电价改革试点省份扩大到除西藏、港、澳、台以外的全部省份,已有21个省(区、市)开展了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9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了售电侧改革试点,3个省 (区)开展了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试点,形成了以综合试点为主、多模式探索的格局。
中发9号文件出台后,试点范围逐步扩大到除西藏以外的所有省级电网和华北区域电网,2017年上半年输配电价核定工作将全面完成。2016年,广东率先在全国进行有售电公司参与的月度集中竞价。华电集团企法部主任陈宗法认为,2016年初,燃煤发电上网电价下降了3分/千瓦时,再加上2015年下调2分/千瓦时的翘尾影响,影响发电利润超过千亿元。规模继续扩大后的理性思考纵观2016年,全国各区域、各省通过综合考虑经济结构、电源结构、电价水平、送受电规模、市场基础等因素,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不断推进发用电计划改革,加快了市场化改革进程。2016年,我国电力市场供大于需的格局仍未发生改变。每度电平均降低电价约7.23分,为用户节约电费超过573亿元。
2016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出台了 《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定价办法》,明确了省级电网共用网络输配电价制定的原则和方法,并建立了对电网企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电力交易机构组建工作也在快速推进,为电力市场化交易搭建了公平规范的交易平台。
在南方电网区域,2016年1~10月,共组织省内市场化交易电量1326.2亿千瓦时,占网内售电量19.5%,全网全年市场化交易电量规模约144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4%。回顾2016年,我国电力市场建设从制度顶层设计、计划向市场转变、市场主体培育、交易组织、降低工商业用电成本等诸多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
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近乎实现省级电网全覆盖,为电力市场交易奠定了坚实基础电力分配、零售供应仍由越南电力集团独资的各电力总公司承担,各电力总公司之间建立供电调节机制,以电力销售竞争形式满足市场用电需求。
2019年至2020年,视情继续撤出在发电总公司的国家股份至控股线以下,并在评估实行股份制两年以后的经营效果基础上,将发电总公司剥离其所属集团。2016年至2018年,对越南电力集团(EVN)、越南油气集团(PVN)和越南煤炭矿产集团(Vinacomin)所属各发电总公司实行股份制,发电总公司仍隶属各集团,由集团控股不少于51%,股份制改革后的发电总公司按照政府总理批准的《2011-2020年、远景2030年国家电力发展规划》负责新的发电投资项目建设。《越南经济时报》2月13日报道:日前,越南政府发布了《关于电力行业2016年至2020年、远景2025年体制改革方案》,目的是进一步提高电力行业生产经营效益和市场化程度,使电力行业在国际化进程中更加公开、透明、平等和公平竞争。电力输送仍由越南电力集团独资 的国家电力输送总公司承担。
同时,允许BOT发电厂参与竞争性电力销售。近期改革分两个阶段进行
其中,达成电力客户直接交易电量7154亿千瓦时,参与的电力客户约4653家,发电企业约2269家。来自清华大学、华东能源监管局、国家电投集团等多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创建了目前世界上覆盖面积最大的电力市场交易平台,成功解决了灵活适应市场规则变化的技术难题,实现了分层分区的电力交易协调运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截至2016年年底,通过平台已累计开展各类交易1300余次,成交电量逾1万亿千瓦时,平台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系统上线以来,运行稳定可靠,支撑了电力客户直接交易、跨区跨省交易、发电权交易等多品种多周期交易的并发运营,为发电企业和电力客户等市场主体提供了公开透明、便捷高效的电力交易服务。
构建了兼容IEC62325国际标准的电力交易平台技术标准体系,通过统一电力市场信息建模,实现了跨区跨省交易的高效协同运作,为多层级电力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技术支撑。目前,国家电网公司经营范围内所有准入的发电企业及电力客户,已全部通过平台完成注册,累计注册发电企业2.6万多家,电力客户和售电公司8千多家。提出了基于经济属性原子化的市场成员全生命周期模型、中长期电力交易品种全覆盖的统一电力交易模型库、基于参数库、缓冲表、数据集的统一灵活组态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实现了电力交易复杂业务应用的动态组装,能够快速响应电力市场规则的不断更新完善。2月10日,由中国电科院和南瑞集团作为研发单位承担的统一电力市场交易平台项目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成果鉴定,项目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电力交易品种全覆盖与规则自适应的数据模型,基于参数库、缓冲表、数据集技术的统一灵活组态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统一电力市场交易平台于2016年9月在国家电网公司经营范围内的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及27家省级电力交易中心上线和应用。成交跨区跨省交易电量近1783亿千瓦时,促进了能源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
成交发电权交易电量超过2822亿千瓦时,水火置换交易电量121亿千瓦时,节约标煤约181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723万吨。该项目面向电力体制改革要求,研究提出了适应我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电力市场的总体架构设计,形成了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方案,设计了跨区跨省和省内分层协同的电力交易机制,构建了统一组织、协同运营的电力市场体系。
研发了涵盖市场成员管理、交易管理、计划编制、结算管理、信息发布等电力交易业务全过程在线运作的技术支撑平台,支撑了世界上覆盖面积最大的电力市场交易运营建成该公司首个博士工作室,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搭建创新平台,营造良好创新氛围。